近期,多起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的事件接连发生,导致民航安全运行的风险显著上升。为了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民航管理部门不久前发布了紧急通告,并自6月28日起正式执行更为严格的充电宝携带限制措施。
危险升级 政策收紧
自今年起,机上发生多起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起火冒烟事件。近期,众多知名品牌充电宝制造商已召回部分产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亦对若干企业的3C认证进行了撤销或暂停。这些现象反映出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显著的安全质量问题,为此,民航局已决定在现有政策框架内,进一步加强监管措施。自6月28日起,依据国际普遍适用的规定,禁止携带未标注3C认证等不合格的充电宝搭乘国内航班。
警示宣传 强化认知
通知强调,各航空公司及其代理机构需提升对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的警示宣传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在航班起飞前,通过播放视频、广播等形式,向广大旅客普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同时,机场方面也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系统、动态显示屏等设施,在安检通道、值机柜台等关键区域张贴宣传材料,以指导旅客避免携带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登机。
严格查验 细致服务
机场安检机构将提升对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的检查力度,以阻止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带上飞机。航空公司和机场需在安检点增派人员,既要提供细致的服务引导,协助旅客准确掌握相关规定;又要进行详尽的说明,以防旅客因对规定的不理解而发生争执。此外,还需科学规划废弃和暂存区域,明确相关手续和流程,以便旅客妥善处理不合格的充电宝。
优化设施 满足需求
鉴于旅客在旅行过程中对充电的需求,各机场需参照相应指导文件,迅速对航站楼内的旅客充电设备进行增设与保养,以提升其使用率和获取便利性。通过此举,即便旅客未携带充电宝,亦能在机场为电子设备补充电量,从而保障他们在旅途中通讯等基本需求不会受到影响。
人员培训 提升能力
航空公司及机场需强化对旅客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监督,保证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充电宝的安全隐患和相应规定,从而能够精确且高效地处理旅客的咨询。经过培训,员工将能更有效地解答旅客疑问,降低旅客的困惑与不满情绪。
完善预案 应急保障
各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锂电池起火、冒烟等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处理计划进行优化,提升员工对紧急情境的识别能力、应对技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员工应能迅速行动,有效处理,确保旅客的生命安全及航班的平稳运行。
民航局发布的紧急通告是否能够切实减少飞机上充电宝的安全隐患?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一新规定。
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HNAIC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好游推荐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