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往往通过所谓的“薅羊毛”活动来争取优惠,但遗憾的是,有些人却过度利用这一手段,进行不正当的索赔。今年4月24日,上海普陀警方成功锁定并逮捕了一名涉嫌此类行为的“薅羊毛”高手,其名为黄某。
多地流窜到沪
2月18日,黄某来到上海。到达时,她身着一件轻薄的风衣,手持一款知名品牌的托特包,出现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此次出行,她携带了一种名为“羊毛党”的不正当策略。她身着带有吊牌的衣物,利用服装店的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在上海两个月内购买了十几套服装,且未支付任何费用,便轻松满足了个人对服装的需求。
住宿免单有术
黄某在上海停留超过两个月的时间里,她轮换着选择住在宾馆和洗浴中心。入住之后,她多次以房间内发现虫害、床铺不干净引发过敏、洗浴中心搓澡造成皮肤损伤等理由,提出免单要求。当商家拒绝时,她会去派出所请求调解;如果派出所不提供帮助,她甚至会对派出所提出投诉。经过警方调查,黄某在所消费的洗浴中心内,存在两笔消费记录,这些记录表明费用分别由两位不同的男性所承担。
外卖退款成风
除住宿之外,饮食亦对生存至关重要。黄某在未至洗浴中心或无人请客的情况下,依靠外卖来保障每日三餐。外卖送达后,她便会化身为严格的评判者,以“食物烧糊”“杂质混入”“鸡肉残留毛发未清理”等理由向商家索要退款,商家因顾虑不良评价,不得不予以同意。黄某通过此手段,在饮食消费上从未自行支付过费用。
打车赖账频出
在出行过程中,黄某在上海逗留时,仅限于使用出租车服务,未曾搭乘过任何形式的公共交通。由于打车软件需在完成前单次订单后才能开启下一单,她在每次行程完毕后,都找各种理由向司机提出投诉。同时,她拥有两个手机号码,下载了多款打车软件,故意不支付车费。她的短信收件箱中,充斥着来自不同打车平台的催款提醒。
美容索赔无理
黄某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美容服务产生了兴趣。她接受睫毛美容服务后,声称眼睛感到不适,并要求店家免除费用。店家提出可以调整服务或免费为她卸除睫毛,但黄某需支付299元的服务费。尽管如此,黄某既不接受卸除睫毛,也不愿支付费用。最终,在无奈之下,店家只能放弃收费,自行为她卸除了睫毛。
最终落网悔悟
4月24日,普陀警方成功逮捕了黄某。被捕后,黄某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试图通过取悦警方来转移话题。她供述称,她首次恶意索赔是在一家宾馆发现虫子,随后获得了免房费和赠卡,这一经历使她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黄某的行为可被视为一个典型的利用漏洞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对遭遇这种恶意“占便宜”的行为感到不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如何采取措施?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也请您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
复制本文链接快讯文章为HNAIC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好游推荐
MORE +